為加強旗山分隊義勇消防人員防溺救生能力,以提升暑期休閒暨防汛期間水上救生訓練,於8月20日20時假旗山分隊車庫前辦理常年暨專業訓練,訓練課程包括(一)各式水上救生器材講解操作、(二)水域救生技巧講解。
遇到溺水者,就算情況再緊急,請牢記救溺三原則:(一)岸上救生優於下水救生、(二)器材救生優於徒手救生、(三)團隊救生優於個人救生。救人的第一先決條件,就是「確保自己的安全」,這是我們在救生訓練中所教的第一件事。
救生守則第一條:岸上救援先於下水救援-因為當有人發生溺水時,假設現場的目擊民眾只有你一人,如你先決定下水救援而非打電話報警,即有可能發生雙雙溺水,但卻無人可以協助向外求援的狀況。因此,如果因情況緊急迫不得不下水救援,下水前一定要先觀察溺者位置、現場環境狀況、水流速度、水潭深度,以及地形狀況與救援距離等,判斷完後再決定從哪裡救援、哪裡上岸。千萬不要一股腦兒就跳下水,以免在缺乏救援與撤退策略下,徒然在水中讓體力消耗殆盡。
救生守則第二條:器材救援勝過徒手救援-任何具有浮力的裝備都可以在危急時刻成為救命的關鍵器材,除了大眾知道的救生衣、救生圈以外,其他唾手可得可製作成緊急浮具的器材(如寶特瓶、保麗龍…等),而我們消防員出勤就會穿著防寒衣、救生衣、頭戴頭盔,除以上器材,還會帶著拋繩袋及其他更長的繩子前往救援。
救生守則第三條:團體救援優於個人救援-「一支筷子折得斷,一把筷子折不斷。」這段話大家應該都聽過,團結力量大,套用到救援也是一樣。所以,有些意外現場,也可能是沒有任何浮具可供救援使用。這時如果情況允許,可多人採手拉手的「人鏈」方式救援;或是岸上有人協助抓住救援者,救援者用腳伸出去給溺者抓住的「腳援」。這些都是在沒有器材的情況下可多人配合完成救援的方法,而團隊的力量總是能發揮超出個人能力的極限。
要強調的是,不管我們採取哪一種救援方式,都不可能在沒有經過訓練的情況下發揮效果。因此,建議大家下次去溪邊海邊戲水時,一定要在現場做「意象訓練」。
所謂「意象訓練」,指的是透過意外情境的假定,思考你第一時間要做什麼、逃脫動線怎麼走、有哪些救援設備可供使用、要如何請旁人協助等。在經過策略想定,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會較有印象,也才能在危急時刻減少反應時間,增加存活機率。